为深入学习盐城、连云港地区文化历史发展与内涵,切身体验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致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我院于1月28日至2月11日期间组织盐城籍、连云港籍学生参观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
在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同学们依次参观学习黄海生态区的独特价值,全球候鸟迁飞、盐城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作用,盐城淤泥质海岸的成因及生态价值等五大展区,并回顾盐城历史发展中城市、人与湿地的相互关系,到携手共同保护世界湿地,擘画黄海生态区的美好未来。
地科191班的徐玥同学表示:“盐城黄海湿地是全球最大的潮间带湿地遗产,黄海湿地博物馆通过系列场景、综合展台、展品、多媒体展项等手段综合展示了黄海生态区滨海湿地资源情况。在参观完毕后,我更加明确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肩负的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必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己任,奉献一份青春力量。”
在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中,展区所呈现的水晶孕育过程、古水晶遗址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推动、水晶美学文化在水晶制作工艺中的贯彻体现以及合作发展的中外水晶工艺文化,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东海水晶历史的悠久厚重、水晶制作工艺的创新发展。
地科203班张芯源同学表示:“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水晶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更加珍视这一历经百年沉淀的文化结晶,我坚信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浪潮中,东海水晶文化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此次活动通过参观当地文化博物馆的形式,将本土文化学习和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坚定我院学子的文化道路自信,致敬新世纪文化强省建设,为党的二十大宣传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图:王熹,徐玥;文:颜灵溪,刘光鑫;审核:杨珊珊)